学科建设 | 多学科协作,ECMO成功救治重度职业中毒患者
2025-06-09 10:26社会事业部
近日,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重度氮氧化物中毒患者。面对这一危重病例,医院重症医学科联合省级重点学科职业病科及相关科室,凭借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使患者转危为安。 此次救治过程,体现了医院在危重职业病领域的救治能力,特别是在职业病科专业支撑下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有效性。
病情凶险,患者生命危在旦夕
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因意外吸入高浓度氮氧化物气体,未引起足够重视,事发约9小时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伴有休克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氮氧化物中毒可导致严重的肺部化学性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病情进展快、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患者被紧急转入我院ICU时,常规机械通气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已难以维持其基本氧合需求,情况危急。
精准研判:职业病科的核心支撑作用
面对这一复杂危重的病例,医务科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并邀请我院省级重点学科——职业病科的专家团队紧急会诊。职业病科根据在职业中毒领域的专业积累和临床经验,对中毒机制、损伤特点、病情发展趋势及潜在并发症风险进行了及时评估,为后续制定个体化、系统化的救治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专业参考和方向指导。职业病科专家的及时介入和专业判断,对明确病因、把握救治关键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续成功救治奠定了基础。
ECMO强力支持,多学科精密协同
面对患者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规呼吸支持已难以维持生命体征。经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综合评估,决定立即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高级生命支持。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迅速响应,超声医学科、影像中心等科室紧密协作、精准配合,成功为患者建立ECMO生命支持系统并维持其稳定运行,为后续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营养科等科室提供了及时的技术支持与协作保障。同时,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以24小时高质量专科护理确保各项治疗措施有效落实。多学科精密配合,共同为患者生命提供了有力支持。
团队成员坚持每日联合查房并进行深入的病例讨论,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方案。这种高度协同、流程顺畅的救治模式,始终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确保了诊疗各环节的精准响应。
在ECMO提供有效生命支持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患者受损的肺功能开始逐步恢复。经过团队持续10天的精心治疗与监护,患者病情稳步好转:先后成功撤离ECMO支持并脱离呼吸机,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该病例的顺利救治,体现了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危重职业病救治领域的专业能力。我院以省级重点职业病科为专业基础,以重症医学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高效多学科协作开展救治工作。未来,我院将继续夯实相关基础并提升救治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供稿:重症医学科 李玉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