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 白银首家!市一院先后成功开展2例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根治术
2025-06-25 10:53社会事业部
6月20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科成功完成一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冷冻消融术,这是该科继2024年以来成功开展的第二例冷冻消融术,经长期随访疗效确切、房颤无复发,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也使我院成为白银市首家开展此项技术的三级医疗机构。
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房颤发作时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引起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不适,进而导致患者发生心衰或心衰恶化、脏器栓塞以及反复住院,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所以,房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迫在眉睫!房颤的治疗以尽可能转复窦性心律为目的,传统的房颤药物治疗维持窦性成功率较低,且目前推荐导管消融术(冷冻/射频/脉冲消融)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
心房颤动(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的三种消融治疗方式(冷冻消融、射频消融、脉冲消融)各有特点,该两例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冷冻消融术指征明确。
患者一:男性,63岁,2024年因阵发性房颤入院,心脏彩超:双房大小正常,肺静脉CTA提示肺静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发育正常、形态规则,在兰大二院吴强主任指导下完成白银市首例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术,术后长期随访,房颤无复发、长期维持窦性心律。
本次入院患者:女性,69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加重伴头晕、发作性晕厥3次”来院,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5年,口服抗凝、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入院前后相关检查结果:
(6月12日房颤)
(6月13日窦性心律)
完善其他检查排除其他系统疾患引起晕厥,多考虑患者晕厥发作与阵发性房颤相关,考虑患者阵发性房颤病史5年,口服药物未能维持窦性心律,引起活动后气短、阵发性晕厥;术前行肺静脉CTA评估患者肺静脉形态:
在兰大一院白明院长指导下行左房双侧肺静脉前庭+顶部线性冷冻消融,术中房颤律转复窦律,验证双肺静脉电隔离,术后观察患者活动后胸闷、气短、头晕症状较前减轻,未再发作晕厥;术后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全程窦性心律。
该项技术也是自2018年我科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以来,为房颤患者提供的另外一种全新微创手术方式,标志着我院在房颤诊疗能力上迈上新台阶,必将为更多家门口房颤患者带来福音。
知识小科普
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对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优势表现在冷冻能源对组织造成的损伤是一过性、可逆性的,冷冻消融保留了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因而大大减少了血栓形成、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的风险。
冷冻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通过穿刺股静脉,把冷冻球囊导管送到房颤的病灶—肺静脉前庭,以低温破坏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恢复窦性心律,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科室简介
心血管介入科(心血管病中心二部)是集医、教、研、心脏康复、慢病管理为一体的专业科室。科室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用大爱守护心健康"的服务理念,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和整洁优雅的环境,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服务。科室为正式挂牌中国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心脏康复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目前在全面推进心脏瓣膜中心及房颤中心建设。多名医务人员荣获"白银市优秀医师"、"甘肃中医药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开放床位52张,其中CCU床位10张。现有医护人员2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2名。护理人员13名。多人先后在中国阜外医院、中国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进修培训,与北京、西安、兰州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省部级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完成省市级科研立项多项。
供稿:心血管二部 张富宝、刘伟学